输入你想搜索的学校    
首页 >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 全国学校黄页 | 最新学校 | 热门学校
学校档案
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
学校代码:130210001021
统计信息
  • ·访客留言共:0 条
  • ·页面点击量:4508 次
  • 学校动态
    友情链接
    聘外易

   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 简介

   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 概况
    该校民国二年(1913年)八月,刘壬三先生倡导创立,公举前清举人张石葛(世阁)先生为校长,秋季招入学生两班60人,名为宁河县中学校。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为以下几部分:芦台斗用(粮食交易所)经常费、寨上盐贡捐款、直隶巡按使拨归契税附加学款、芦纲公所(公管盐民组织)捐款、校董捐助款,民国二十七年(1938)年改为公立后,学校经费由政府划拨。解放后仍为公立学校,经费仍由政府拨划。
    芦台第一中学,位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一中路1号 ,创办于1913年,坐落在美丽的蓟运河畔。上个世纪中叶她是享誉(北)京(天)津唐(山)地区的“宝塔”学校,1978年被市政府确立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,2004年成为天津市首批高中示范校。多年来,芦台一中秉承 “勤、慎、朴、洁”的校训和“以人为本,一切为了学生未来发展”的办学理念,提倡教、学、做合一,确立了“以德立

    图书馆[1]
    校,依法治校,科研兴校”的治校方略,凝练了“求真、求实、求新”的教风和“勤学、乐学、善学”的学风。芦台一中办学业绩优异,荣誉卓著.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国家级绿色学校,受到国务院表彰,高考上线率100%。
    民国时期 学校初立,赁屋授课于芦台镇北街民房,民国十三年(1924年)由校董筹定芦台斗用(粮食交易所)捐款2千元,齐抚万捐洋2万元刘壬三捐洋2千元,齐翰卿捐洋3千元,白俊卿捐洋2千元,几经选择租芦台镇东大营聂公祠祭地40余亩为校址(即现址),同年三月开工建设,建抚万堂(礼堂)、翰卿科学室、壬三图书室各一处,教室6个,宿舍和辅助用房34间,共用费32000元(大洋)。八月竣工并迁入,学生家长为校董、校长诸公立纪念碑赞其功德。11月直奉战起,学校先后三次被占,造成万余元损失,不得已迁往宁河镇。此后十年,先后迁入宁河镇校董齐翰卿斋、城内义塾、小学校内和校长杜心耕宅等地授课,直至民国二十三年(1934年)八月才得以搬回芦台镇重修东大营校舍,斯谓“三遭兵燹,七次搬迁”。1948年校舍房屋面积为3636.27m2。
    1953---1956年学校增建了礼堂饭厅面积约为740m2,教室8个(计24间)、宿舍32间,时校舍总面积为5606.46m2,此后校舍也有些小规模建筑,到1976年地震前校舍总面积为7403.87m2。 解放后,芦台一中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,办学目标突出了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宗旨。20世
    © 2014 Baidu - Data © NavInfo & CenNavi & 道道通
    纪50年代初,提出的办学目标是:初、高中并举,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,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。学校以“严密的组织、严格的要求、严肃的态度、严明的纪律”,保证大面积丰收。
    1960年初中学生在天津市统考中获总平均分第一名,同年高中学生在高考中升学率94%,居河北省首位,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,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,受国务院表彰。1964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中首批办好的“宝塔校”。
    1966年“文化大革命”爆发,“造反派”组织旋即成立,学校干部教师遭到批斗,造反派学生游行,串连,辩论,打砸抢,校园内大字报扑天盖地,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被打乱,高考被取消。此后学校与全国一样陷入长达十年的“文革”动乱,政治运动此起彼伏。但多数干部教师仍为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而抗争。
    1969年恢复招生,招生范围在本县。
    1976年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学校迅速恢复教学秩序,虽极左路线余威尚在,但师生思治之心不可阻遏,
    1977年11月高考制度恢复,学校抓住时机,为干部教师平反昭雪,大力整顿教学秩序,狠抓教学质量,学校面貌为之一新。
    1980年被首批确定为天津市重点中学。学校拨乱反正,恢复传统,建章立制,重整队伍,确立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坚持“三个面向”培养“四有”新人的办学目标,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1983年,初中升入重点高中率达95 %,高考升学率为85%。
    1997年以后,学校明确地提出了“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”的教育思想,更加注重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、文化科学、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,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,侧重升学预备教育,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新生,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。
    2000年高考上线率100%。
    历任校长

    民国时期
    学校初创期由张石葛(世阁)先生任校长主持校务。民国八年(1919)杜心耕先生任校长,首聘刘子明先生为校董,此后学校先后聘请刘壬三、齐抚万、白宝山、齐翰卿、苏锡麟组成董事会。董事会分为名誉董事(从捐巨款或特别赞助者中推举),基金董事(监督本校基金及用途、核销)和值年董事(担任应兴应革事宜)三部分。董事会公推主席一人,于每年寒暑假开会一次,如遇特别事故,随时由学校召集临时会议。董事会议决校长进退,听取校长报告校务,监督校长按董事会议决各案进行应兴应革事宜等,校长对教师、职工任聘董事会不加干涉。学校改为公立后,董事会自行解散,杜心耕先生仍担任校长,直到1948年宁河全境解放人民政府接收,共30年。 

    杜书田校长
    建国后
    新中国成立后,实行校务委员会制,1948至1966年,赵迈、邴卓云 、张如良先后担任校长。1952年成立教育工会。1968年6月成立革命委员会,孟克弱、张俊如先后担任“革委会”主任,“贫宣队”、“工宣队”进驻。1979年教育工会再次成立,1981年董希知任校长兼书记,李天才任工会主席,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。1984年“教代会”成立。1986年王平来任校长,张德生任书记。
    新时期
   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学校领导改革创新,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管理,制定《干部十一条规定》,要求干部以身示范,深入教学一线,吃苦耐劳,无私奉献,加强教育教学管理,进行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。1992年苗天华任工会主席。1992年试行校长负责制。1995年贾凤兰任校长,王平来任书记。1997年庞福德任校长,张圣贤任书记。此间,学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,1992制定《芦台一中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》,实行校长负责制并不断完善。2001年张锡民任校长至今。
    校名变更

    民国二年(1913)建校时校名为宁河县中学,民国二十七年(1938)改公立名为宁河县立中学,三十一年(1942)改为河北省立宁河县中学。1948年至1973年学校隶属河北省,1948年12月校名为河北省立宁河中学,1949年称为“河北省立芦台中学校”,1959年1月称为“河北省宁河第一中学”,1961年称为“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”。1973年隶属天津市,同年更名为“天津市宁河县芦台第一中学”至今。
     地区: 天津宁河县  
     电话: 022-69358009  
     学段: 23初级中学  
     邮编: 301506 
     校长: 李兴楼  
     小学在校人数:
     初中在校人数: 1216 
     高中在校人数:
     学校地址: 天津-宁河县  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海北镇